自校第十次党代会以来,舞蹈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,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,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在学科建设、学术研究、艺术创作等方面,以不息为体,以日新为道,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步与成果。
一、推进专业提档升级,助力高水平优势学科建设
近五年来,舞蹈学院以改革的思路、发展的眼光,对学院学科专业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,始终致力于专业方向的革新发展与提档升级,着力打造高水平优势学科。
学校“音乐与舞蹈学”入选“十三五”江苏省重点学科以及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”;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、舞蹈表演专业先后获批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”,舞蹈编导专业获批“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”;舞蹈学专业《舞蹈评论》《民族舞蹈学1》两门课程获批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”。在专业方向革新与提档方面,学院增设“中国当代舞剧研究”博士点方向,舞蹈教育专业开设研究生阶段课程,舞蹈表演专业本科阶段新增芭蕾舞方向。
此外,学院还成立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,并先后建立江苏民间舞教学与创作实验室、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资源库及创作研究平台,为学科、专业的高水平建设保驾护航。
二、形成舞院研究特色,提升业界学术话语权
舞蹈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努力形成系统建构且独具舞蹈学院特色的理论研究体系,不断加强舞蹈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建设,极大地提升了舞蹈学院在舞蹈界的学术话语权。
在理论研究方面,舞蹈学院在教材专著、课题立项以及学术会议三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,并形成了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以及民族舞蹈学的研究优势和特色。在教材专著方面,舞蹈学院打造了兼具系统性和学理性的“南艺舞学丛书”并出版特色理论著作共计10余部,如《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》(上、下卷)《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综论》《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再论》《中国当代舞剧创作三论》《舞蹈构思文学表达教程》《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》《文化涵化与多元一体:长江流域舞蹈的文化互动研究》等,在业界颇具影响力。
在课题立项方面,舞蹈学院先后完成多项文旅部、教育部及省有关科研课题,连续3年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,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,在全国舞蹈学术领域产生较大影响;在学术会议方面,舞院牵头创建了“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”,组织了七次全国性质的学术研讨会,为新时代民族舞剧发展夯实根基、贡献力量。
三、繁荣舞院艺术创作,打造地域文化名片
近年来,舞蹈学院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秉承着自信自强、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,大力加强艺术创作与实践,在“荷花奖”舞蹈比赛、“桃李杯”舞蹈展演、全国舞蹈展演等重要赛事展演中屡获佳绩。师生原创舞蹈作品先后获国家级、省部级创作奖、表演奖、优秀奖100 余项,获奖师生达200人次。
其中,古典舞作品《雨花石的等待》斩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古典舞奖、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乙组特等奖和优秀创作奖、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、2021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金奖;舞蹈《秋熟》《承艺·热巴》《月亮湾弯》《赋问》《星火》《瀚海绿意》《黄土长歌》《南京绒花》等优秀原创作品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;原创舞剧及舞蹈诗《阔步新时代》《峥嵘岁月》《南京轶事》《仰望苍穹》《千顷澄碧的时代——舞之以民》多次公演并获得业内高度评价。
此外,舞蹈学院还通过“江苏民间舞教学与创作实验室”平台,积极助推江苏本土民间舞事业发展,一方面通过“请进来”和”走出去”的形式与非遗传承人、本地多所院校梦幻联动,开展“淳风”系列活动;另一方面以地域文化为载体,深入挖掘本土舞蹈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,展非遗风貌,承江苏艺脉。
今后,舞蹈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以不息为体,以日新为道,继续完善优化专业学科结构,构建强有力的学术话语体系,创作高原至高峰的精品佳作,努力将学院打造成为集教学、科研、创作、表演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、国内卓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,培养出德才兼备、一专多能、文舞相融的优秀舞蹈人才。(舞蹈学院供稿)